- A+
盲目入場比躺平更危險,自我認知錯位是最大災難。
沒有超級頭部的視頻號,是每一個普通人的機會,但并不代表每個人都能做好視頻號。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哪幾類人不適合做視頻號?
一、臉皮薄的人
做視頻號要學會不要臉,這里的不要臉不是讓你去拍一些低俗擦邊的內容,而是要敢于展示自己,因為視頻號的核心——無論是你后期變現還是接廣告,核心一定是觀眾喜歡你這個人,喜歡你輸出的觀點,因為喜歡你才愿意在你這消費。
很多人不好意思、放不開,這樣就很難贏得觀眾的信任,你要明白:“面子都是虛的,懂得放下臉面掙錢,才是成年人最大的體面”。所在在視頻號,不妨好好去展現自己的才華,去展示真實的自我。
二、喜歡走捷徑的人
做視頻號沒有捷徑可走。那些所謂的捷徑,往往都成為了你多走的彎路。也不要輕易相信那些賣課的知識博主,很多都是夸大其詞,只是為了賺你的錢。
先明確自己的變現模式,然后找到1~2個對標的賬號,自己邊學邊做。不要急于求成,沒有誰一上來就能拿到結果的。做視頻號是一個螺旋上升的成長過程,沒有必要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把整個高中課程都學完了。
三、藝術家型“患者”
做短視頻不是拍電影。不必太過執著于電影級的運鏡、調色,也沒必要為拍短視頻而花個大幾萬買個微單,再配上頂級鏡頭,就以為可以拍出爆款上熱門!
一定要記住,算法更愛粗糙的真實感,完播率比精致度重要10倍,設備只是輔助,重要的是內容,這和“差生文具多”是一個道理。
四、執行力不強的人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我們很多人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不在于想法有多完善,而在于執行力有多強大。
做視頻號也是一樣,你只有自己去拍、去剪、去直播,只要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不斷地修正自己對視頻號的認知,才能最終在視頻號上拿到結果。
大家都是普通人,凡是能夠成功并且拿到結果的人,一定是在背后付出了你想象不到的努力和默默忍受你不能忍受的孤獨,所以不要羨慕任何人,那些都是他們應得的。
五、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
做視頻號是一件難而正確的事。一旦開始了,就每天堅持去發1-2條視頻,先堅持個100天。如果你能做到在沒結果的時候,還能堅持發,堅持優化,堅持學習,那么你想不成功都難。
要有死磕到底的精神,數據不好就分析原因、反思不足、重新拍攝,敢于試錯、多做多練才是關鍵。
六、不會數據復盤的人
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做短視頻不是發的越多就越火,每一次短視頻發布后,我們都要對各項數據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評估和總結,才能為接下來的視頻內容創作和運營策略提供更好方向和參考。
